企業徵求人才時,對於有工作經驗的應徵者,通常是又愛又怕。愛的是其過去「經驗」,可以立即有執行力,怕的是過去「經驗」卻限制了創意力。
相同的,專案管理經驗愈豐富,是否保證專案管理就愈成功?答案並不一定!因為專案成功除了豐富經驗之外,還要有專案的知識。
公司隨著專案的進行,累積績效卓著的專案管理知識,從一個專案延伸到上千個專案,組織內部的專案管理系統與制度就愈來愈成熟與順暢,這個過程所得到的結果,就稱為「專案管理成熟度(PMM,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)」,是衡量公司或是企業在執行專案管理時的能力。
PMM共有五級成熟度模式,依序發展為「各自為政」、「專案手法」、「統一流程」、「量化衡量」及「持續改善」。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近十年是台灣品牌觀念與知識快速增長的十年,台灣社會無論從一般消費者、民間企業、到政府機關、教育機構,都在推動品牌的教育與經營。如經濟部有優良品牌的推廣、國貿局設立品牌學院、大學教育開設品牌管理課程,同時很多企業大人物出去演講,也都在談論品牌有多重要。
「不是每一個產品都是品牌,但每個品牌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產品。」往往在品牌成功後,人們習慣忘記幕後的大功臣其實是「產品」,沒有好好呵護,最後大功臣反撲,曾經成功的品牌,將變得風華不再。
奧格威在發想一則廣告時,不希望消費者因為它很有「創意」去購買產品,而是希望消費者認為很有意義才去購買。
這句話告訴我們,連最重視品牌的廣告教主,也推崇產品的重要性,我們又豈能忽略它!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企業的領導人,不僅肩負公司營運成長的責任,對企業文化的建立更有著風行草偃的影響力,過去幾年很多企業主重拾書本,取得EMBA學位或專業管理認磴,也鼓勵公司主管進修,帶起一股進修風,學成也能實際運用在工作上,公司與員工共創雙贏。
2009年開春不久,現年53歲的世紀鋼構董事長周金裕,通過美國PMI(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)協會的專案管理師(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, 簡稱PMP)國際認證。他決心以身作則,為公司承接的各項工程導入PMP專案管理手法,達到降低成本、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目的。
▌內部流程 導入專案管理
機械工程專業科系出身的周金裕,在水泥與工程業的實際經驗豐富,對專案管理並不陌生。他說,雖然目前並不需要親自執行工程案,但專案管理用在領導公司團隊,同樣助益頗多。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篇很好~企管類!以鹽水鎮為例~鄉鎮經營正如企業經營不進步就會被唾棄!
自大之極,就是「自閉」~「不要高估自己的聰明,低估自己的愚蠢」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全球金融海嘯的襲擊,已開始逐步將台灣捲入不景氣的巨大洪流之中。
2008年下半年開始,面板業景氣急遽萎縮,堪稱產業發展近十年來,所面臨最嚴峻的考驗。過去大舉徵才的榮景,已被「人力精實計畫」的風聲鶴唳所取代。
遇缺不補、鼓勵員工休「無薪假」、裁撤不適任員工、合約期滿者不續聘等人力資源重新調配的政策,都是這些面板大廠面對訂單大減、產能利用率大幅縮水的非常手段。
5大策略,讓員工成為人力資本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過去叫金融風暴,現在稱為金融海嘯。海嘯(tsunami)一詞源自於日文「津波」,用「海嘯」取代「風暴」來形容金融危機,絕不僅止於字面上的危言聳聽,而是代表風暴總是疾馳而過,但海嘯卻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第一波因房、股、匯市引發的不景氣,直接造成全球企業裁員風潮。
2008年10月6日上午,eBay宣布裁員10%,21日,雅虎(yahoo!)宣布將在全球至少裁員10%,連全球品牌價值第一名的網路搜尋龍頭Google,也暗示如果業績出現下滑,不排除裁員的可能性,其他如思科(Cisco)、北電(Nortel)、福特(Ford)、雷諾汽車(Renault)、百事公司(Pepsi)、英國糖果生產商吉百利(Cadbury)等數不盡的知名品牌,從歐洲到美西,高科技業到糖果業,幾乎無一倖免。
令人害怕的,是更為險峻的第二波狂潮來襲,也就是消費行為、品牌價值的顛覆,若全球商業模式全都重新洗牌,企業們將如何自處?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很多企業主總是感嘆老闆難當,但其實做為職場壓力三明治的中階主管更是難為。中階主管除了得稱職地扮演好承上啟下的企業中堅角色外,對外在環境變遷的敏銳度,以及與顧客、供應商溝通等功夫都得做到面面俱到。
難怪英特爾(Intel)創辦人葛洛夫(Andrew S. Grove)就說,中階主管永遠有忙不完的事等著他們做,而且遠遠超過他們所能負荷。如何在有限時間內,發揮最佳的工作效率,讓自己的時間價值極大化,絕對是一位成功中階主管的必修課程。
針對經理人平日沈重的管理工作,葛洛夫就提出了有趣的「管理槓桿率」概念:首先,經理人們應先分辨哪些任務具備「高槓桿率」的性質。換句話說,在你花費同樣的時間、心力,那些能獲得較高收益與產出的任務,就是所謂的高槓桿率任務。
接著,經理人就該把工作的重心,擺在處理這些關鍵任務,並嘗試提高其他工作項目的槓桿率,如此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以中階主管來說,為企業創造價值、產出成果、培育人才,並確實執行高層的決策與命令,就是身為中流砥柱的他們,平日工作的核心任務。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請先完成以下的測驗,只有3題,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。
.在做決策時,你會:
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