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機構發生危機時,無論政府提出多少保證,民眾還是擔心拿不到錢,即便花一天時間排隊也要先領到錢才安心。
與其冒著未來有一天遇到保險公司倒閉風險,還不如在投保前睜大眼挑選「永續經營」的公司。
保險公司的主管機關金管會規定,保險公司必須在公司網站上公布並定期更新「公開資訊」,裡面的訊息包括公司概況、財務狀況、業務狀況、各項保險商品和攸關消費大眾權益重大訊息給民眾參考。
如果認為資料太龐雜,一一查看太花時間,瑞泰人壽總經理包道霖提供三個簡單判斷標準,建議消費者慎選保險公司時要重視財務穩健、正派經營的隱性條件及業務員的專業誠信,建議保戶可打電話至公司核對業務員及商品資訊,或至該公司的公開網站裡了解自己所購買保單內容。
首先看第三機構做的信用評等,以判斷保險公司的財務是否穩健;信用評等愈高的公司償債能力愈強。一般來說,A級以上表示財務安全、信用良好,具備極佳的債務履行能力;若落入B級則顯示公司僅具備償債實力足夠的條件。
國內壽險公司一般引用中華信用評等,至於外商壽險分公司則依法得引用國外總公司的信用評等。
其次是,留意保證過高報酬率及過低費用率背後的代價。以超高投資報酬率、超低的費用率,或以短年期快速還本保單,相對造成責任準備金或投資報酬率無法實現,很有可能將危及公司的經營。
第三、業務員的專業與誠信。壽險業務員是消費者與保險公司打交道的重要橋樑,包道霖說,選業務員就像選女婿一樣,重點不是表面上的虛情假意,而是他的專業知識及熱心服務,以及推薦保單是否以保戶的利益為依歸。
買保險要買的是保障,若買到的是未來不確定的風險,則在事故前投保的行為就失去意義,消費者在投保前可別為了省麻煩或貪圖業者標榜的超高報酬率,而讓保險防護罩破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