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散戶投資股市績效不佳,勞工的投資偏好也漸轉向基金。勞委會15日公布96年勞工理財狀況,發現與91年相比,「買保險」取代「定期存款」成為最普遍的理財方式;「投資基金」成長9.4個百分點最多;「投資股票債券」則下降了10.9個百分點。


勞委會所發布的「96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」,有效樣本4,017份。調查發現,勞工偏好理財方式是「買保險」57.1%、「定期存款」56.6%、「投資基金」41.4%、「投資股票債券」31.2%、「購屋置產」17.8%、「互助會」10.3%、「買賣期貨」0.9%、「購買古董」0.5%。


與91年調查結果相比,勞工買保險的比重成長了8.2個百分點,躍居理財方式首位;而定存因為利率偏低,勞工選擇定存理財比重已由72.2%降到56.6%,大幅減少15.6個百分點。


而五年間投資比重成長幅度最大的則是「購買基金」,由32.0%增加到41.4%,成長9.4個百分點。相較於基金的成長,投資股票債券比重從42.1%下降到31.2%。


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分析,過去幾年散戶投資台股的績效低於大盤,而基金的表現優於大盤,一消一漲間,使得投資人的投資逐漸轉往基金。


根據調查,五年間投資比重減幅最大的是「互助會」(標會),由38.7%降到10.3%,勞委會認為這個改變與專業理財服務業興起有關;由於房價上漲,「購屋置產」的理財方式也大幅減少24.9個百分點。


觀察性別與投資習慣,男性勞工仍較傾向「投資股票債券」及「購屋置產」,而女性勞工偏好「買保險」及「投資基金」。專家認為,這顯示女性理財交由專業經理人理財的比率較高,而男性因自尊心強、較自信,喜歡操作個股。


以教育程度分,碩士以上學歷勞工理財傾向「投資基金」,其次是「定存」、「買保險」;專科及大學畢業勞工則以「買保險」第一,其次是「定存」、「投資基金」;高中職則以「定存」、「買保險」最多;國中及以下也是「定存」、「買保險」,但「標會」比率偏高。


整體來看,學歷愈高,採投資股票、基金比重愈高,買保險則以專科及大學程度者偏多,互助會以國中以下者最高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S5168 的頭像
    NS5168

    未來、你,好─═◤志豪★═─ 穩健創富永恆★.-*;`.﹒。

    NS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