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家庭結構改變,兩代或三代同堂的情形,不但日漸減少,老人獨居的情形也愈來愈多。根據內政部的老人居住狀況統計顯示,95年共有4萬8,561位65歲以上獨居老人,占全國老人人口總數228萬7,029人的2%。也就是說,無論自願或其他因素,每50位老人當中,就有1人過著獨居的日子。
勞委會一項調查也發現,有8成勞工規劃以「自己的儲蓄」,作為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來源;想靠「勞保老年給付」或「新制勞退金」過退休生活的勞工,則是各約5成:至於想依賴「子女供應」生活費的比率,還不到1成。
養兒防老的時代逐漸遠離,國人期望退休後與子女同住的比例,非但不若以往,靠子女供應退休後生活費用的念頭,也幾乎不復存在!但依靠自己的儲蓄及社會保險給付,到底夠不夠用呢?
以主計處95年家庭收支統計,平均每位國人支出金額為26萬3,833元來看,若以國人平均壽命為77.9歲,平均退休年齡為55.2歲計算,國人在長達22.7年的退休生活中,每人至少必須準備598萬9,009元的生活費(尚未加計通貨膨脹因素)。
然而,國人儲蓄的情況,又是如何?同樣依主計處的統計,95年每戶家庭的全年儲蓄(可支配所得減掉消費支出)金額約為20萬元,若以平均每戶成年(指20歲以上)人口數2.56人計算,平均每人才存7萬8,152元。與民國90年相較,短短6年間,平均每人年儲蓄金額反而減少5.5%。隨著物價指數不斷上漲,預料國人每年可以存下來的錢將愈來愈少!
如果民眾擁有勞工身分並享有勞保老年給付,就能夠安心退休嗎?
據勞保局統計,95年全國的勞保老年給付件數共有13萬1,363件,給付總額1,343億9,919萬元,平均每件給付102萬3,113元,和598萬9,009元的金額相比,其實仍有496萬5,896元的差距。
現代人很難奢望子女奉養,儲蓄與社會保險又遠遠無法因應退休生活所需,面對龐大的退休金缺口,究竟該如何補足?兼具「保本」與「穩健獲利」特色的保險商品,或許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