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交易就有發生糾紛的可能,
但賣保險賣到被依刑法詐欺罪移送法辦,
目前分類:SNG報辛聞 (254)
- Oct 02 Thu 2008 00:32
保險竟變成危險? 從永達保經招攬不實事件看保險誠信問題
- Oct 01 Wed 2008 16:24
全台人瑞1,075人,平均年齡101.56歲
國人平均壽命延長,百歲人瑞愈來愈多!
根據內政部新近發布的統計數據,目前全台百歲人瑞有1,075人,較去(96)年增加78人。其中,以居住在台東縣的122歲女性人瑞年齡最高,男性最高齡人瑞則居住在花蓮的112歲人瑞。
- Sep 30 Tue 2008 12:48
颱風洪水險 拍照存證免爭議
今年最強的秋颱來襲,不少民眾又因此面臨財產上的損失,不過,如果有投保颱風洪水險的話,損失可降低!
因為颱風造成車子或是房子損毀,得投保颱風洪水險才可獲得產險公司理賠。不過,目前國內颱風洪水險的投保率不到5%,主要因為理賠爭議不斷,因此投保率總是無法提升。
- Sep 26 Fri 2008 19:50
言明保經違反保險法令 金管會開罰
- Sep 26 Fri 2008 19:45
不懼景氣差,8月轉戰壽險公司業務人數創單月新高
景氣差,今(97)年以來,壽險業業績成長力道不若往年,但仍吸引不少人轉戰壽險業!
根據保發中心統計,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從今(97)年1月的989億元,一路下滑至6月的676億元,7月的649億元,所幸在8月止跌回升,新契約保費收入有近670億元的進帳。
- Sep 22 Mon 2008 23:54
風險難測 保本連動債也遭殃
金融市場險惡難料,一向保守的明仁(化名),持有一檔保本保息連動債,眼看著快要到期,卻沒有想到,這幾天,爆出雷曼兄弟倒閉事件,理專通知明仁,這一檔連動債是雷曼發行的。
一時之間,明仁還搞不清楚,這到底是什麼意思,反正購買連動債時,已經說好,這項投資是「保本保息」,到期本金和利息拿回來就對了。
- Sep 22 Mon 2008 01:34
投資型保單踩地雷? 網路謠言滿天飛
網路謠言滿天飛,本周最熱門的網路郵件之一,就是以「雷曼兄弟破產,注意自己的投資型保單」為主旨的信件近日網友轉寄頻率最高的是名為「雷曼兄弟破產,注意自己的投資型保單」的信件有刻意造謠之嫌。且「三步驟」的手法與禿鷹集團中傷企業的手法相似,信中一開頭就是是以「今日我金融界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」開頭,利用一個「假專業」的帽子誘使一般對金融業較陌生的民眾相信。
步驟二是,點名曾到某四家銀行買投資型保單、5年期、10年期、20年期等等還本型保單的民眾要注意自己的保單,必須趕快打電話去問當初購買的債權銀行 (或稱對保銀行)是否為雷曼兄弟。
- Sep 17 Wed 2008 17:27
買分紅保單 別只看DM績效
許多人聽到每個月保費交不到8、9千元,20年後時就可以累積近1400萬元的保障,一定會心動,因為20年才交不到220萬元,但財務顧問表示,買分紅保單,不要只看保險業務員試算的投資績效,其實「分紅」只是預設值,千萬元保障是時間價值,貨幣經過長期複利下來所創造出的效果!
有位林姓讀者來信問道,某一壽險業務員跟她推薦一張以小孩為被保險人的分紅保額保單,適合作為自己的退休金或者強迫儲蓄或者幫小孩保險之用。如為5歲的小孩購買,月繳保費8千元,保費期間20年,保額100萬元。在男孩24歲繳費期滿時,同時日後每年可以領取5萬元的生存還本直到終身,並擁有約310萬元的保額。
- Sep 17 Wed 2008 17:24
健保費選對人加保 錢省不少
每個人都要加入健保,但硬梆梆的健保投保順序寫著:「同時是兩個以上被保險人之眷屬,應選擇一位依附投保。」可是藏有省錢的大祕密喔!
陳家歡迎喜接新生兒,幫陳寶寶辦理戶口登記之後,就準備辦理健保加保,依據以上的規定,陳寶寶可以跟著爸爸加保,也可以跟著媽媽加保。
- Sep 17 Wed 2008 17:00
AIG牽連》南山人壽 電話塞爆
美國本土金融風暴野火燎原,連全球最大保險集團-美國國際集團(AIG)也被牽連,AIG在台子公司、分公司這兩天客服中心電話響個不停,幾乎被塞爆。AIG在台子公司南山人壽昨(16)日一早就有不少保戶的電話湧進客服中心,關心公司資金問題,有的甚至表示考慮解約。
有些保戶不安心還直接拿著保單跑到服務櫃檯,讓南山全省18個客服櫃檯昨天一整天都相當緊張,南山人壽板橋分公司等據點,昨天入夜後仍有不少投保人進出。
- Sep 17 Wed 2008 16:59
南山人壽 業務大軍安撫人心
美國國際集團(AIG)籌資困難,必須拋售部分資產,相關消息引發在台子公司南山人壽的保戶焦慮,南山的客服電話15日響個不停。據了解,南山今日將正式發書面說明給保險業務員,以穩定保戶信心。
南山人壽副總經理潘玲嬌表示,近日已透過口頭說明等各種形式對業務員及保戶解釋。她向南山在台近400萬名保戶強調:「南山人壽營運正常,保戶權益不受影響。」
- Sep 17 Wed 2008 16:57
保單解約 專家:現在沒必要
自從美國保險鉅子AIG驚傳財務危機,身為台灣子公司的南山人壽保戶也成了驚弓之鳥,傳出開始有保戶解約潮。不過,保險專家們指出,其實保單解約對消費者來說是最不划算的,且國內的保險公司財務都有受到保險局的監管,大可不必因為美國母公司財務危機而解約。
南山人壽昨日駁斥有解約潮之事,表示的確有眾多保戶來詢問,但真正解約的不多。南山人壽發言人潘玲嬌強調,由於子公司財務獨立運作,南山人壽的營運並不會受到母公司的影響,保戶的權益也不會有損。
- Sep 11 Thu 2008 17:50
一天2顆癌症救命藥 從140元漲到1,000元!
台股重挫跌破20年線,民生物品一片漲,不僅如此,連救命藥也漲得離譜。治療肝癌等病患腫瘤血管增生的「賽得膠囊」,將自9月15日起,從每顆70元暴漲到500元,這個消息對那些靠著每天2顆賽得膠囊阻止血管增生的癌症病患和他們的家庭來說,真是晴天霹靂。
據報載,台灣東洋藥品公司的賽得膠囊是癌症藥物市場的寡占藥品,唯一的替代藥品是另一家藥廠的標靶治療藥物,但它一個月的藥品費用高達9萬5千元左右,比起漲價後的賽得膠囊一個月3萬元,不僅費用更高,且副作用更強,很多患者甚至因而撐不過3到6個月。因此,醫師與病患對賽得膠囊一口氣漲了7倍雖然覺得「太超過」,卻無力也無法抵制。
- Sep 11 Thu 2008 14:45
落實保戶應盡義務 減少糾紛
保險商品是規避人生各項風險的必備工具,台灣的投保率已經超過180%,每個人的手中平均有一點八張保單。
雖然很多人有投保經驗,不見得每個人都知道保戶應該負擔的責任。事實上,保戶要負擔的責任很多,不論是投保前、投保後,都有應該負的責任。
- Sep 11 Thu 2008 12:57
地下境外保單 少碰
最近全球股市重挫,不論購買股票、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人都慘賠。不少投資人的理財觀念變得保守,使有固定利率、絕對保本的傳統保單又開始受民眾青睞。
目前市面很多保險公司都賣這種有固定利率、絕對保本的保單,民眾的選擇相當多。不過,有一種保單購買前可得三思,那就是未經許可的「境外保單」。
- Sep 10 Wed 2008 23:59
吳東明 看見美元保單的魅力
受全球投資氣氛不佳衝擊,今年下半年以來壽險業務員的工作難度大增。獲得南山人壽2008年高峰會議「會長」頭銜的新發通訊處經理吳東明認為,「做業務沒有悲觀的權利」,即使不景氣,鎖定財富不受影響的高資產客戶就沒錯;面對第四季的業績挑戰,他發現美元分紅保單可望獲得高資產客戶青睞。
今年是吳東明進入南山人壽第十年,也是他首度獲得高峰會議會長頭銜,巧的是他進入南山第一年便跨進海外業績表揚大會門檻,那年的表揚大會辦在美國拉斯維加斯,今年又逢南山人壽再度重回拉斯維加斯舉辦高峰會議。
- Sep 02 Tue 2008 17:35
寄往國外耶誕新年郵件,郵局籲注意截郵日期
一年一度的耶誕及新年又將來臨,中華郵政公司公告全球各地區的耶誕及新年郵件截止收件日期;請大家儘早交寄賀卡及禮物,讓您的關懷與祝福能及時送達遠方親友。有關各國詳細截郵日期,請參閱各地郵局營業廳公告欄之郵政消息,用郵顧客亦可利用中華郵政網站(http://www.post.gov.tw)查詢。
寄往國外各地區耶誕及新年郵件截郵日期如下:
一、耶誕郵件
- Sep 02 Tue 2008 17:24
40號公報財報新規從嚴 部分壽險業者影響大
備受國內保險業關注的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40號「保險合約會計處理準則」,目前正在3讀審議中,負責擬定此公報的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強調,由於各界爭議極大,預定今(97)年底前3讀通過後,報金管會保險局核定,再公布實施的時點。
該基金會表示,此公報正式上路後,對保險業者可能影響的範圍包括:揭露、商品分類、保險商品認列與衡量、負債適足性測試、平穩準備和巨災準備的禁止等。其中,「負債適足性測試」最受到保險業者關切,因為攸關業者當期財報數字計算。
- Sep 02 Tue 2008 15:35
化療引發併發症致死 癌症險要賠
小張(化名)媽媽在90年6月跟保險公司投保終身壽險,並附加癌症醫療終身保險附約(癌症身故保險金60萬元),小張媽媽在92年10月23日被醫院診斷罹患乳癌,並從92年10月26日到31日住院接受手術治療,出院後持續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,93年2月15日晚上因發燒到醫院急診就醫,但在2月22日身故,死亡證明書記載死亡原因是「猛爆性肝炎併肝衰竭、B型肝炎帶原、乳癌」。
小張於是向保險公司申請癌症身故保險金,但保險公司以小張媽媽不是因「癌症或癌症的併發症」身故為由,拒絕理賠。
- Aug 26 Tue 2008 20:24
基金月報沒有說的秘密
對基金投資人來說,基金月報是重要的參考資料。大多基金月報都會列有基金表現、基準指數表現、每股淨資產值、基金總值、基金十大持股、基金經理評介等資訊,不過資訊是投資者的重要資產,要作出明智的投資決定,投資人需要比月報更多的資訊。
資金流出?資金流入?